7月21日14:00,由山西傳媒學院科研部主辦、山西傳媒學院新葡萄官网入口承辦的我校第三期“博士沙龍”在第3教學樓第一會議室舉行。本期沙龍主題為《“創新·跨界·融合”開創高校電影教育新時代》。校領導王紅葉副校長,科研部楊偉、柴菲副部長出席了此次學術沙龍活動,活動由學院丁建國副院長主持。學院近十位博士以線上、線下不同形式做了選題分享,學校共有二十餘位博士教師參與了此次沙龍交流活動。
沙龍第一部分,主持人對邀請的嘉賓領導以及報告人進行了簡要介紹。王紅葉提出學校創辦博士沙龍的立意之初就是“本着為民服務的宗旨,希望科研部為我校博士找家”,并充分肯定以我院為代表的二級學院所做的相關努力。她希望今後的博士沙龍形式可以更加豐富、活潑,逐漸成為一個特色性的活動,為提升學校整體科研水平注入鮮活動力。

沙龍第二部分以博士教師發言和自由讨論為主要内容,大家分别結合自身的學術背景以及前沿的學術動态進行了不同主題的發言。石丹以《基于“工作坊”模式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課程實踐教學模式改革研究》為題探讨了在傳媒大變革的時代,應用型本科院校專業人才培養的責任與作為。喬傲龍就《關于藝考和大文大理——對教學工作和學科建設的幾點建議》為題發表了熱情洋溢的報告,從“我們是誰,來幹什麼”“我們的問題是什麼”“我們應該怎麼辦”三方面深入淺出談了對教學工作和學科建設的相關建議。張豔琴以《“文化自信”——傳統文化類通識課程之于藝術教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探讨》為題,從傳統文化的内涵和傳統文化課程的作用談起,從中國的藝術類教育應立足本民族的文化根基之上、傳統文化是文藝作品創作的重要源泉之一以及藝術類教育院校是傳播、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陣地談傳統文化類通識課程對于藝術類教育的重要性。李鑒鵬從《山西高校新型導表演人才培育範式初探》着手對山西導表演人才現狀與培養路徑進行了分析。關煜以《“學以為人”——基于中國高校電影教育與人才培養模式的再思考》為題,将新葡萄官网入口作為出發點,發表了對高校電影行業專業教育與人才培養方面的有關建議。王美紅以《論文學類課程在影視類學科建設中的基礎性作用》為題,從《文學改編基礎》課的教學實踐中體會到文學類課程對影視編劇的培養所具有的基礎性作用。另外,周豔、李霞、杜珊珊等老師以線上形式進行了交流互動。
本期學術沙龍活動持續了三個小時,老師們指教坦誠交流、互相學習、氣氛熱烈。與會人員一緻認為,此次沙龍主題鮮明、報告質量高,理論聯系實際,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丁建國對本次沙龍活動進行了總結。他首先代表二級學院向王紅葉、楊偉、柴菲一行表示感謝;其次,認為此次沙龍活動舉辦得非常有成效,老師們結合各自的研究方向與教學科研工作經驗發表了學術觀點,并以“沙龍”的形式在交流讨論中彰顯了人文學科的價值。提出今後可以與其他兄弟學院聯合多舉辦一些學術交流活動,碰撞出更多的學術火花。并希望博士沙龍可以越辦越好,能成為繁雜浮躁的世界中一座時代的燈塔。